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直貢噶舉傳承創始人吉天頌恭

6/1/2015

0 Comments

 
Picture
直貢噶舉傳承創始人吉天頌恭的圓寂紀念日,世界各地的直貢噶舉寺院和佛法中心都舉辦了紀念活動。弟子們以供燈、念經、念誦吉天頌恭的心咒來紀念傳承祖師偉大的一生。

在這個殊勝的日子,我們與您分享吉天頌恭歷經磨難的生平故事,看他如何將一切逆境轉化成修行的助緣,成就了偉大的弘法利生事業,也更加理解直貢噶舉帶給我們的傳承內涵。



࿑ཨོཾ་ཨཱ་ན་མོ་གུ་རུ་བཛྲ་དྷྲྀ་ཀ་ཏྲཻ་ལོ་ཀྱ་ནཱ་ཐ་རཏྣ་ཤྲཱི་མཱུ་ལ་གུ་རུ་མ་ཧཱ་མུ་དྲ་སིདྡྷི་ཕ་ལ་ཧཱུྃ།

吉天頌恭心咒含義:嗡啊頂禮上師金剛持吉祥寶請賜大手印善妙成就吽
榮耀的帕墨竹巴雖有五百弟子是堪持白傘的高僧,但是他自己曾一再地說過,他的法位繼承人將是一位已經證得十地菩薩果位的優婆塞。

在無量劫以前,吉天頌恭曾生為轉輪聖王,名叫幅輪(Chakravar、tin、Tsbkyi Mukhyu),他是千位王子之父。然而,後來他卻捨棄了王位,臻登解脫之果,佛號龍種度母如來(Lurik Dronma)。雖然他已成佛,但後來仍以菩薩身示現,名為普賢自在王菩薩(Kunsang Wangkur Gyalpo)。

迦葉佛(Kashyapa)時,他再度示現為名為噶永(Gakyong)的陶匠。在釋迦牟尼佛時,他示現為與佛陀自身無二的無垢維摩詰(LicchaVi)尊者。此後,又轉生為阿闍黎龍樹。藉由這多次的自在轉生,他利益了佛陀的教法及無數的眾生。

此後,為使佛陀教法的精義得以盛揚,他又轉生到西藏的一個貴族家庭中,父親是瑜伽士,名為金剛(Naljorpa Dorje),是專修閻魔敵,也就是大威德金剛的偉大行者,母親名為拉系薩珠瑪(Rakyisa Tsunma)。

吉天頌恭誕生時伴有無數神奇瑞兆。從小他就跟著父親修學閻魔敵法門,四歲時便能熟習讀寫,並從其叔父達摩方丈(Abbot Darma)、偉大的瑞蓮貢千(Radreng Gomchen),可敬的寇瓦龍傑(Khorwa Lungkhyer)等老師處, 學習各種顯經密續。這個時候,他被稱為尊巴傑(Tsunpa Kyab),後來又被叫做多吉貝(Dorje Pal,金剛寶)。

吉天頌恭的降生是在許多顯經密續與巖藏法中所授記的。例如在《圓生智經》( Yeshe Yongsu Gyepa Sutra) 中就提到:“北方雪域將會出現一位叫做寶吉祥(Ratna Shri,拉那師利)的人,他將會對佛陀的教法做出極大利益,並且聲名遠播三界”。

在《心意伏藏經》(Gongdu Sutra)中曾指出:“在一處叫‘直’(Dri)的佛法之源地,名為寶吉祥者將會出現於豬年,他將感召聚集千千萬萬的比丘僧眾。此後,他將前去不動佛 (Ngonga )淨土,佛號無垢白淨善逝,並有廣大之眷屬”。

在《國王遺教》( Gyalpo Kaithang)中說:“自榮耀的桑耶到最北方,有一處稱為直貢的地方,那是佛法的根源,藏王赤松德贊將會在豬年轉生為寶吉祥善士,他將會匯聚數以萬計的菩薩眾,未來前去不動佛土,佛號無垢白淨善逝。在彼佛土成為完全圓滿之聖王”。如此可知諸佛對於吉天頌恭的授記是極為清楚的。

當吉天頌恭年幼時,他的父親就過世了,家道因而中衰,所以他就以為人念經來負起家計。一次,有人供養了他一隻羊,當他要牽走時,羊卻企圖掙脫,吉天頌恭於是腳踏一塊石頭用力牽住羊,羊與他較力之時,吉天頌恭竟然把腳印留在那塊石頭之上。

八歲時,吉天頌恭親見本尊閻魔敵。另一次,當他在志隆莫切(Tsib Lungmoche)一地禪修時,他洞見了一切輪回與涅槃諸法皆是鏡中投影般的如幻顯現。當他還在西康家鄉時,就已成為著名的瑜伽士。吉天頌恭了悟大手印境界,並在夢中造訪無貪蓮花佛(Arakta Padmai)淨土。

如前所述,他從偉大的瑞蓮貢千(Radreng Gomchen)處學到了整個噶當派傳統,從洛巴多傑寧波(Lhopa Dorje Nyingpo)處領受了密集金剛等教法。隨後,帕墨竹巴為吉天頌恭授予兩支菩薩戒,並賜戒名為寶吉祥。如將一瓶水注入到另一瓶中,帕墨竹巴將一切顯密教法毫無遺漏地傳給了吉天頌恭。後來他又被成為“傑吉天頌恭”或“覺巴仁波切”前者意為“三界怙主”,後者則是“珍貴怙主”的意思。

吉天頌恭追隨上師帕墨竹巴兩年六個月。這段時間里,他領受了上師的所有教法,並被帕墨竹巴指定為繼承法子。帕墨竹巴涅槃時,有一隻五股黃金金剛杵從其心中化光而出,融入了吉天頌恭的心中,在場的很多弟子都看到了這個瑞相。吉天頌恭隨後給予其一切加持以利益該寺院,並協助興建了上師的舍利塔以紀念之。

在帕墨竹巴圓寂後,吉天頌恭追隨了其他許多上師學法。由岡波巴的侄兒,同時也是達拉岡波寺的繼任住持塔波貢楚(Dakpo Gomtsul)處,領受了大手印四瑜伽的教法。由於吉天頌恭懇切地渴望專修他過去領受的教法,同時也得到一位施主承諾供應三年閉關所需,所以他就退隱到耶瓊浦(Echung)洞窟閉關禪修。

具備了內外一切因緣(條件),吉天頌恭在修行時認識到,人之所以遊蕩在輪回間,是因為風未能融入中脈所致。於是調理風息,使之融入中脈,結果親見了佛和菩薩,現起六道輪回境界。此時才感覺到,自己對上師所傳的教法理解證悟不夠,想到未能領悟上師反復教導過的含義,才產生了種種障礙。想著想著,不禁痛哭起來。

修行三年後,向帕墨竹巴寺等進行朝禮供養後又回到耶瓊浦,在洞中集中精力進行修持。

正如諸佛在臨近徹悟成佛時遭到魔軍的干擾阻礙,又像至尊密勒日巴將要獲得空樂不二的一味證悟時,遭到長壽五仙女為主的神魔的搗亂一樣,吉天頌恭也顯現前世異熟殘餘,患了嚴重的麻風病。

倘若具備一些因緣,尚能治好疾病,可是因緣不具備,由此吉天頌恭感到灰心失望。當打算搬到另一個無人知道的岩窟時,心想,我患病並非本尊的過錯,應該向枕邊的大悲觀世音菩薩畫像行告別禮。於是,又回到洞中。當他向觀世音行第一個禮時,想到在這大地上沒有人比他更痛苦淒慘,覺得染上了這種病,生不如死。再一次行禮時,心想:“如果我死了,還有師尊的秘訣,可以得到往生,又有中陰秘法,不用擔心來世之事。而這些有情眾生比我更可憐。”想著想著,心中產生了強烈的慈悲。

於是,他就在此地,把強烈的慈悲之心融入身中要穴,進行專心致志的修持。最初,一種黑乎乎的病氣從腳底往外冒出,繼而又出來許多老鼠以及背負重物的各種各樣的人,隨後依次出來魔之外眷屬、內眷屬、大臣、魔王等,最後出來一條可怖的黑蛇。由此,吉天頌恭的麻風病已徹底痊癒,對於佛法之總別情況和顯密諸經如實所說深意,以及所有六邊四式法藏,都像手中橄欖子瞭解得清清楚楚,證悟得如實無誤。

之後,在茅屋外面散心時,親眼見到了至尊七度母。在耶瓊浦岩洞中,他總共修行了七年之久。

由於他已完全瞭解緣起,並了悟戒律與大手印不二,所以,吉天頌恭就出家受了比丘戒。並從此不再吃肉。因為過去帕墨竹巴早就已經命他為其傳人,所以上師寺院的首要僧眾就迎請吉天頌恭回到帕竹寺。

吉天頌恭恪守戒律。有一天,來了幾名自稱是密勒日巴之徒孫的僧人,在法會上飲酒作樂。吉天頌恭批評了他們的行為,他們譏諷污蔑說:“你作僧人吧,要作一個心地善良的僧人,不要加害於他人。”此時,帕墨竹巴真實出現在前方天空,說“你放棄這錦緞的舊座墊,到烏如羌去,那兒可以為眾生做廣大事業。”按照上師授記,吉天頌恭來到烏如羌,受到念青唐布拉神的迎接。

此後,來到羌囊惹地方,吉天頌恭應祈請為國王和他的隨從們傳授居士戒。尊者對天空中飛翔的雄鷹做觀修,能使雄鷹得生禪定,隨便說一句話,就能使奔跑的馬領悟其意而跑回到身邊。此時在金剛座周圍出現了杜若迦軍隊,尊者以神變制止了戰爭,使軍隊撤退。

又一次,在當雄講經說法,得到的供養多得不可思議。講經時,能讓白晝時間延長許多,如有時剛講完經太陽就落山,沒多久就蒙蒙亮了,這就是尊者讓白晝延長,制止太陽落山的結果。此後又有一次,駐錫在羌囊惹山的時候,大梵天王請求尊者為有情眾生轉動甚深甚廣法輪。他前往直貢時,受到拔拉大神的迎接。初到贊塘,就有孩童給至尊壘築法座,因緣具足。在講經時,連沒有思想的流水都靜靜傾聽著。本來這條江水被稱為龍聲河,波濤洶湧,吼聲隆隆,但流到六道尊者講經的地方時,就是在夏季此河都無聲無息地流淌,至今如此。

然後,吉天頌恭來到直貢,智者木雅·貢仁的門徒把寺院供養給尊者,尊者接受了。尊者最初駐錫在扎仁欽堅岩窟,到37歲即土豬年(西元1179年),修建了直貢菩提洲大寺。此後,逐漸修建了樓上的金殿和大靜修殿等。委任地方官貢巴·多吉僧格為負責人。聚集的弟子多得難以想象,給人間降落無限聖法甘霖,使很多眾生得以成熟解脫。

屬於西藏地方九大神系的拔拉神、贊魔索熱、曲彭龍王、德仲地母、坐那朗傑噶爾布等追隨和皈依吉天頌恭並向他請求傳授居士戒,並承諾護持直貢噶舉派傳承。

有一段時間,直貢地區乾旱缺水,吉天頌恭把108塊碧玉交給近侍仁欽達,讓他把玉埋在地下。仁欽達埋了107塊玉,就出現了107眼泉水。他把其中一塊藏在懷裡沒有埋,結果玉變成了青蛙,仁欽達驚恐之下扔掉了那塊變成青蛙的玉,使青蛙的眼睛瞎了。由此,玉變成的泉水被稱為瞎眼泉水。十四世紀中葉,直貢梯寺遭遇紛亂被燒毀,火災中大部分泉水乾涸了,只有少數留存至今。

另一次,匝日的空行母把圍繞在九尊主神的二千八百本尊天眾用馬尾毛迎請到尊者眼前,於是尊者鑄造了怙主帕墨竹巴的金銅吉祥靈塔。從此就有了鑄造吉祥靈塔的傳統。

認識到一切表相為內部緣起,現證生死涅槃的一切因果,尊者親見聖阿難,解除了對於佛經的所有疑問。有一次,喇嘛問:“今年,空行母從烏仗來迎請我和直貢巴。直貢巴因見證因緣,所以不必前去,而我應該去。”此後不久,空行母來找他,他離開了人世。但是,當他們來邀請吉天頌恭,尊者說:“我發誓不到圓寂時就不去空行剎土。”於是,空行母讓轎子變成了法座,把迎請詞改成了經懺詞,請求尊者繼續弘揚佛法。諸空行勇士也供上內外供品以及各自的精要密法,併發誓成就殊勝不變功德,作吉天頌恭的助伴。

此時,大量的弟子聚集在尊者前,每當傳講佛法時,常出現彩虹或諸天神降落花雨的奇特徵兆。青海主要地神瑪錢彭拉(Machen Pomra)等護法都前來聆聽其教法。西藏、印度、中國諸國王對他均極為虔信。此時,吉天頌恭有弟子五萬五千五百二十五人。為令此等海眾悉能飽足,龍王瑪措(Matro)與一切財神都成為寺院的施主。

靠近直貢梯有一塊叫做“獅間”的大岩石,吉天頌恭視其為勝樂金剛壇城。他在那裡建立寺院,傳法度眾,並用特殊的方法建了一座多門吉祥塔。此外,他也修復了桑耶寺。

吉天頌恭主修的本尊是勝樂金剛五尊,他有時會示現此相以調服頑劣的眾生。在新疆與西夏(Minyak)發生戰爭時,他曾以神力保護了當地的人民。

吉天頌恭的弟子數量增加到七萬之眾。其中許多傑出的弟子都在一生之中成就佛果,較差根器的也都證得不同的菩薩地,其他弟子至少也都能夠了悟自心本性。

以持戒聞名的弟子有塔瑪敦津(Thakma Duldzin),達波敦津(Dakpo Duldzin)等人,並有噶當派格西久多傑寧波(Kyo Dorje Nyingpo)等人為弟子。譯師弟子有努(Nup)、帕巴(Phakpa)等人。密續藏(Tantrikas)的有遮(Tre)、尼(Ngok)等弟子。瑜伽士指導師有杜記(Dudsi)、貝波(Belpo)等弟子。

在一個有關吉天頌恭的授記中說:“將有十萬聖眾化身雲聚在這裡。”意指持戒圓滿的僧侶,而“聖眾”則是說他們都將是菩薩。在其他的生平傳記中說:“吉天頌恭可在剎那間往詣一切淨土,親見如阿彌陀佛與不動佛等諸佛,聆聽其教法。”吉天頌恭自己曾說過,凡是聽聞其名字,並造訪過直貢拉耶(Layel)一地者,必定不墮下三道。而凡是向他祈禱者,不論遠近必得其加持,他們的禪定也將更為堅固。他還說過住在直貢地區諸山的一切有情眾生,即使是小螞蟻也能不再墮入惡道。

尊者吉天頌恭先後講述的,明示一切顯密論點的金剛語,被其弟子兼阿·謝迥結集為《正法一意密趣·金剛語》(Gongchig),其中有一百五十句,再加上四十句遺補。

尊者每次講經說法時,總有一些神眾前來聆聽。某月圓之夜,龍王顯原形前來直貢寺聽經。尊者擔心那些有些神通的弟子傷害龍王,又擔心沒有神通的弟子受龍氣侵害,就派近侍通知所有弟子不論聽到甚麼聲音都不要理會。所有人都通知到了,唯獨成就者噶爾·當巴在金殿下長洞的最深處修行,近侍以為他不會聽到甚麼就沒有去打擾他。夜深人靜,噶爾·當巴聽到異響,出洞觀望,看到一條深藍色的蛇在直貢梯寺外繞了三圈,然後把頭伸向上師臥室的窗口。他擔心蛇會傷害上師,就變成一隻大鵬鳥去追殺那只蛇。在銳巴隘口的瑪蘇磐石上留有蛇清晰的印記,在德姆米德大磐石上留有大鵬的爪印,極為清晰。

一次,錫蘭大班智達釋迦師利按阿羅漢的旨意派其弟把白蓮花送往直貢梯,行至雪絨下谷時,送花的人聽到水中傳出龍吟,此時白蓮花開了,於是把花奉獻給了尊者吉天頌恭,此花至今存放在吉天頌恭的靈塔“世間莊嚴”內。

此後,直貢梯寺派人迎請班智達釋迦師利,但他只用韻文寫了回函,未曾親臨直貢。其原因班智達在給其弟的信函中表明:“直貢寺來迎請我,但我只是寫封韻文回函,而未前往。因為這位阿闍黎是龍樹菩薩的化身,正在滌除一切濁見進入清淨正見;他能隨意前往各處聽經求法。他不需要像我這樣的師長。”

此時,比布笛贊達扎說:“嘉麻溫敦也迎請您,我們就去噶當派寺院,因為這些大手印信徒謊話連篇。”大班智達說:“不能這樣說。我曾想給所有受比丘戒的僧人送去一件法衣,有一位屬於直貢寺名下的一無所知的康地僧人,為了得到法衣受了比丘戒。當時我手上的法衣已經發完了,就給他做法衣的布料,但他不要,鬧著要我身上的法衣,我的近侍推倒了他,他的鼻子出了血。平時我修加行,度母總是前來,可從那以後,連續六天未見度母,第七夜度母終於出現了,但背對著我。我問度母:‘我有何罪過?‘度母說:‘你的近侍推倒了龍樹的弟子,使他流血。’我問度母:‘如何懺悔?’度母答:‘給年齡與你相仿而沒有法衣的比丘送法衣。”現在你說了這樣的話,處境非常嚴峻,最好在章松布山修建勝樂金剛塑像以消罪業。”

有一次,薩迦寺派來一位叫柱加莫的大學者,到直貢梯寺來辯經。當他見到吉天頌恭時,覺得尊者就是真正的佛陀,並把兼阿·謝迥和札迥兩位看成是舍利弗和目犍連。不要說與尊者辯論,反而立刻對尊者產生了堅固不退轉的敬信,稱為吉天頌恭殊勝的弟子,還完成了尊者的殊勝明釋密意,論著《大乘佛法心要》的結集。此時,所聚僧眾在結夏安居時達到十萬。之後,有兩千七百名僧人派去三個聖地閉關修行,來年所聚弟子竟然達到十三萬之多。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1110~1193年)是岡波巴的主要弟子之一,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他曾在造訪達拉岡波後來到直貢,在邦塘(Bam Thang)一地受到吉天頌恭弟子們的熱烈歡迎。那時,杜松虔巴看到吉天頌恭如佛陀一般,兩位上首弟子則是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其他人就像阿羅漢一般圍繞著。當他回到黃金主殿(Serkhang)時,噶瑪巴再次見到吉天頌恭宛如佛陀,兩位近侍弟子像是彌勒與文殊菩薩,為諸菩薩眾所環繞。因此,杜松虔巴生起了極大的虔信,而從吉天頌恭領受了許多法教。此外,他還看見整個直貢地方就是勝樂金剛的壇城。

對於日後誰來繼承管理法脈,諸大弟子認為,大弟子有能力暫且護佑眾弟子的寺院,但從長遠考慮,還是由官宦人家來住持會更有利,於是向吉天頌恭祈求讓官宦人家來弘揚聖法。尊者應諾,派白欽室利普巴到多康。白欽室利到多康後在尊者的侄子阿尼阿扎父子面前顯示許多神變,並極力贊頌法主吉天頌恭尊者。於是,溫迥等先後從多康到吉天頌恭尊者前,成為闡明聖教者。

有一天,吉天頌恭對弟子噶爾·當巴說:“你去吧,在索桑卡設薈供,給龍王供施朵瑪食子,你會得到一件稀世之寶。”眾所周知,佛祖的一顆虎牙一直由龍王供養,當噶爾·當巴在索桑卡供奉朵瑪時,龍王把佛牙獻給了他。噶爾·當巴回直貢後將佛牙獻給上師,尊者說:“物歸原主,很好。你是一位緣起大士,去塑造一尊我的像,把佛牙供奉在裡面。”

成就者噶爾·當巴謹尊師命,請來漢地工匠鑄造了吉天頌恭的像,把佛牙供在其中,吉天頌恭尊者為聖像開光多次。此殊勝塑像人稱金殿法主,與尊者吉天頌恭本人毫無分別。此聖像給以後的大多數住持與香燈師做過開示,還為一位名叫達娃的喇嘛傳授過那若六法。在直貢寺亂時,把塑像埋在烏如沙灘。寺院修復後,有人去尋找,很久未找到。最後,塑像從沙灘中伸出手高喊:“我在這裡。”顯示出無限神奇。

此時,吉天頌恭年事已高,不能頻繁往返於直貢梯和丹薩梯之間。尊者感到時機已經成熟,就立兼阿· 札巴迥涅為法太子,派他到帕竹丹薩梯寺(西元1208年)。

此時,直貢噶舉派的僧眾數量大大增多,以大班智達為首的五萬五千五百二十五名僧人被派往岡底斯山去修行;以善知識雅如白札為首的五萬五千五百二十五名僧人被派往拉契雪山去修行;以密宗師國沃且為首的五萬五千五百二十五名僧人被派往匝日山去修行。分派這麼多住山閉關者之後,不久又在直貢寺聚集弟子十八萬之多。

因為沒有實意的瑣事繁多,吉天頌恭想為修習了義之法,開闢殊勝的修行處。尊者在多吉洛嘎爾(金剛側壁孔)洞中說:“這洞太狹窄了。”起身用後背推開,洞壁上留下袈裟下擺凸出而身體凹進去的印跡,非常清晰;用手杖戳開洞窗;像捏泥巴一樣抓捏洞壁,在岩壁上捏出懸掛資具的石橛子;還用手挖掘出能容納一大網袋東西的岩石槽。在直貢的周圍,留下很多尊者的痕跡。

吉天頌恭年老體弱,每況愈下,此時虛空中出現怙主帕墨竹巴並用韻文說:“修習風息之密法,症瘕水腫自消除,修習金剛羅剎法,一切罪過能拔除。”按照怙主指示創造緣起條件,開設法輪,五天就得痊癒。尊者因材施教,傳授禳解除障法和山居法等。根據每個人得根器開示適應各人的教法,一視同仁,毫無偏袒。

吉天頌恭在圓寂前,曾預言直貢傳承將會有一段中衰時期,然後拿了一根他用過的牙簽,把它種在地上,說:“當這根牙簽長到相當高度時,我會親自回來。”這就是對第十六任直貢法王——嘉旺貢嘎仁欽的授記。

為令於佛法之怠惰行者生起勤奮,吉天頌恭在火牛年,以七十五歲高齡進入涅槃。他的身體在超度月(Viashaka)的十三日荼毗。此時,天人紛紛獻上如雲供養,天雨曼陀羅花盈滿至膝。他的頭骨不為火觸,腦中化現出比善巧畫師所繪更加清晰的勝樂六十二尊壇城,他的心臟亦不為火焚,被發現轉為金黃色。這些顯示他是佛的應化。此外,尚有舍利子無數。

吉天頌恭圓寂後,雖然兼阿·謝迥早已辭去法位,但大部分的喪葬法會都由他主持。他到“獅肩”(Senge Phungpa)山洞去觀看勝樂金剛壇城時,竟然看到吉天頌恭在那裡。所以,就想應該在該地建塔紀念上師。後來,吉天頌恭再度出現在那座山的三摩地山洞,於淨觀中告訴謝迥:“兒啊!做你想做的,但亦隨我之願。”然後就消失了。於是,謝拉迥涅便依自己的願望,在果芒殿內建造了能仁王釋迦佛的三界勝像,內裝尊者的心和三升舍利。用寶石粉、番紅花與多種香末,和泥而建了一座建了一座有許多門的舍利塔,名為“世界莊嚴身要”,塔內裝藏從尊者遺體的頭顱腦漿中凸出來的勝樂曼陀羅和五升舍利,以及阿底峽尊者從印度請來的勝像世界莊嚴,戒律世界莊嚴,大般若經世界莊嚴等不可思議的所依。

吉天頌恭現住於東方不動佛淨土,佛號無垢白淨善逝,為無量具信弟子所圍繞。凡此方世界眾生臨命終時,若能對吉天頌恭具足大信心,剎那間即可往生彼國,蒙吉天頌恭為其摩頂加持,歡迎他們的到來。

注釋:
1、這篇生平摘自第二十九任直貢法王(第四世直貢姜貢澈贊法王)——滇津貝瑪嘉稱所著的《直貢噶舉金鬘史》(Golden Rosary of Drikung Kaygu)
2、關於吉天頌恭的名字,在歷史文獻中曾出現的有拉那師利,系梵文,意即寶吉祥,是仁欽貝的梵文名字。仁欽貝又尊稱為覺巴仁波切(救寶),又稱吉曲袞(世間怙主)或吉天松吉袞(三世怙主),又有尊巴傑和多吉貝的名字。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佛學日誌

    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依循正法的佛學日誌與僧語名錄,導引我們走向利眾的成佛之道。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September 2014
    April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文章分類

    All
    佛學日誌
    佛學日誌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夏壩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
    天天藏曆
    安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
    桑東仁波切
    現代科學與佛法
    藏傳佛教紀念日
    西藏聖境
    頂果欽哲仁波切

    RSS Feed

    聖地文化資訊網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